想知道紫苏叶的功效?这样搭配营养价值更高!
说起来,我以前对这些什么花花草草能治病之类的说法,不怎么信。身体稍微有点不舒服,第一反应就是赶紧翻箱倒柜找药片,觉得那玩意儿来得快,见效也快。至于老人家常说的那些个食疗方子、土方法,我基本上就是左耳朵进,右耳朵出,压根儿没往心里去。就拿那紫苏叶来说,以前在我眼里,它不就是个菜市场里常见的调味料嘛吃烤肉的时候可能会包一片,或者有些菜里放一点提个味儿,能有啥了不起的功效?我真是没太在意过。
可观念这东西,有时候就是被现实啪啪打脸之后才转变的。
我记得特清楚,那是大概两年前的一个秋天,天气刚开始转凉,我就不幸中招了,得了风寒感冒。症状,倒也不是说病得起不来床那么严重,主要就是鼻子塞得难受,头也昏昏沉沉的,时不时还控制不住地打几个喷嚏,整个人都蔫儿了,干啥都没精神。当时也吃了两天常备的感冒药,但感觉效果平平,病根儿还在那儿,好得特别不利索。

我妈看我那无精打采的样子,就过来跟我说:“儿子,要不你试试用紫苏叶煮点水喝?我们那会儿要是受了风寒,都爱用这个法子,挺管用的。”我当时也是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心态,心里琢磨着,反正是吃的东西,应该也没啥副作用,那就试试呗,权当是喝碗热汤了。我妈立马就行动起来,去我们家阳台边上种的那一小撮紫苏那里,掐了一把还带着露水的新鲜紫苏叶。 那叶子正面是绿的,背面有点微微的紫色,上面还有一层细细的绒毛,凑近了闻,一股特别清爽又有点冲的香味就扑鼻而来。
我妈就指挥我动手了。她让我先仔仔细细地把那些紫苏叶给清洗干净,特别是叶子背面的尘土。洗好之后,就直接丢进了一个小煮锅里,然后往锅里倒了差不多两大碗的清水。她想了想,又从厨房拿了几片生姜,切好了一并扔了进去,说这样效果更一切准备就绪,开大火先把水煮沸,水滚了之后,再转成小火,盖上锅盖慢慢地咕嘟。我记得大概煮了能有十来分钟,整个厨房乃至客厅都弥漫着一股暖洋洋的、混合着紫苏和生姜的特殊香气,闻着就让人感觉挺舒服的。煮好后,我妈给我盛了满满一大碗,那汤色是淡淡的黄绿色,还冒着热气。她催我:“快,趁热喝下去,发发汗就好了。”
我端起碗,还有点半信半疑。不过这第一口喝下去,味道还真不赖!有紫苏独特的清香,还有生姜带来的一丝丝温和的辣意,顺着喉咙下去,感觉一股暖流迅速扩散到胃里,然后慢慢地遍布全身,整个人一下子就觉得暖和了不少。那天晚上,我就遵医嘱,陆陆续续地又多喝了两杯这个紫苏姜水,然后比平时更早地上床睡觉了。结果,第二天早上醒来,你们猜怎么着?我感觉鼻子居然通畅了许多,那种堵得难受的感觉减轻了不少,头也没那么沉重了!虽然感冒没说一下子就彻底痊愈,但那种身体状况明显好转的轻松感觉,可是实实在在体会到的。
那次之后,我对这普普通通的紫苏叶可真是刮目相看了。
从那以后,我就对这小小的紫苏叶上了心。后来我还特意上网去搜了搜,了解了一下,这才知道,原来这不起眼的紫苏叶,里面的门道和讲究还真不少。书上说它能“散寒解表”,怪不得对我那次风寒感冒那么管用。而且它那股子特别的香味,据说还能“行气和胃”。所以有时候,如果感觉吃多了东西不太消化,或者胃里有点胀胀的不舒服,我也会弄点紫苏来用用。实践下来,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确实挺有用的:
- 对付初期的风寒感冒:这绝对是我的首推实践。就像我上次那样,用新鲜的紫苏叶,配上几片生姜一起煮水喝。喝下去之后,感觉身体微微发热,有时候还会出点薄汗,寒气好像就随着汗液排出去了不少。这招现在已经成了我们家的常备小妙招了,稍微感觉有点着凉的苗头,就赶紧煮上一碗。
- 帮助缓解脾胃不适:有时候不小心吃得太油腻了,或者感觉肚子里胀气、消化不良,我也会想到紫苏叶。最简单的就是直接用开水泡紫苏叶当茶喝,味道清新。或者是在做菜的时候把它当成一种香料加进去,比如蒸鱼的时候垫几片在鱼身下,或者炒螺蛳、炒田螺的时候放一把,不仅能有效地去除食材的腥味,增加菜肴的风味,吃完之后感觉胃也舒服多了,没那么腻歪。
- 日常的简单利用:除了上面说的,我还发现紫苏叶挺百搭的。比如夏天的时候,我会摘几片嫩叶,洗干净了切碎,拌在凉拌菜里,别有一番风味。或者有时候煮面条,出锅前撒上一点紫苏碎,也能提提鲜。
我们家阳台上那一小盆紫苏长得可茂盛了,基本上是随用随摘,特别方便,也新鲜。以前真是没想到,这么一种房前屋后、田间地头可能都随处可见的小小叶片,只要用对了地方,还真能派上不小的用场。所以说,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一些经验和方法,很多时候还真不是瞎说的,都是经过一代代人实践检验过的。我这亲身实践下来,是真心觉得这紫苏叶是个好东西,简单、天然,又挺实用的。今天就把我的这点小小心得分享给大家,如果你们有类似的困扰,或者对这个感兴趣,不妨也亲自动手试试看,说不定也会有惊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