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?老中医告诉你怎么用才对!
大家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跟天南星这味药打交道的一点经历。这玩意儿名气挺大,但脾气也怪,不是随便能碰的。
最早接触天南星,还是因为家里老人冬天总咳嗽,痰特别多,咳起来呼噜呼噜的,看着就难受。试了不少法子,效果都一般。后来有次跟个懂点草药的朋友聊天,他提了一嘴天南星,说这玩意儿化痰猛,特别是对那种黏糊糊的老痰。
我一听,心里就活泛了。但咱也知道,中药不能瞎用,特别是这种带“星”字的,好像都有点说道。我就上网查了查,好家伙,都说它有毒!这下把我给吓住了,不敢轻易尝试。

但那朋友说,天南星分生的和炮制过的,生的毒性大,一般外用多,或者得经过严格炮制才能内服,叫“制天南星”或者“胆南星”。他建议我先从外用试试看,正好那段时间我手上长了个小疖子,有点红肿。他说可以试试用生天南星粉末,拿醋或者酒调了敷在上面,能消肿散结。
我的外用尝试
我心想外用应该风险小点。就托人弄了点生的天南星块茎,看着就挺普通的,像个小芋头似的。我没敢自己弄,怕处理不找了个药店老师傅帮忙磨成了细粉。那粉末看着白白的,闻着有点淡淡的辛辣味。
回家后,我按照朋友说的,小心翼翼地取了一小撮粉末,大概小拇指甲盖那么多,滴了几滴老陈醋,调成了黏糊糊的药膏。然后就直接糊在了那个小疖子上,外面用纱布简单包了一下。
- 刚敷上去的时候,感觉凉飕飕的,过了一会儿,有点微微发热,还有点麻麻痒痒的感觉。
- 敷了大概三四个小时,我就给揭下来了。你别说,还真有点效果,原来红肿的地方看着消下去不少,也没那么疼了。
- 连续敷了两天,每天换一次,那个小疖子就慢慢瘪下去了。看来这外用消肿散结的作用,确实不假。
关于内服的琢磨
外用尝到了甜头,我就又琢磨起给老人化痰的事了。但内服这事儿,我可真不敢自己做主。我又去请教了那位朋友,也问了相熟的老中医。
他们都强调,内服必须用炮制过的天南星,比如“制南星”或“胆南星”,毒性大大降低了。而且用量、配伍都非常有讲究,得根据具体情况来,不能自己瞎配。像老人那种情况,属于顽痰、湿痰,用制南星对路,但必须配伍其他药材一起用,起到燥湿化痰、温化寒痰的作用。

老中医还提到,天南星这药性子比较燥烈,能走窜经络,所以对那种中风后痰迷心窍、口眼歪斜,或者风痰引起的头晕目眩,也有一定作用,就是所谓的“祛风止痉”。但这更是专业医生的范畴了,咱普通人听听就千万不能自己尝试。
实践后的感受
老人是在医生指导下,服用了含有制南星的方子,确实感觉痰少了些,呼吸也顺畅了点。但这也是在严谨的配伍和剂量控制下进行的。
我自己的实践体会就是:
第一,天南星这东西,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,尤其在化痰、消肿散结方面,挺猛的。
第二,毒性是真的要注意。生品基本只能外用,而且皮肤敏感的人外用也要小心刺激。内服必须是炮制品,还得有专业人士指导,自己瞎搞风险太大,孕妇更是要谨慎。

第三,它性子燥,容易伤阴,所以不是所有咳嗽都能用,阴虚燥咳那种就肯定不行。
大家如果对天南星感兴趣,或者觉得可能需要用,一定得先咨询医生或者专业药师,别看网上或者听别人说了点功效就自己上手。安全第一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这就是我跟天南星打交道的一点粗浅记录,希望能给大家提个醒,分享点实际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