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炒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!助消化健脾胃就靠它了!
说起这个炒鸡内金,我可得好好说道说道我自个儿的经历。这玩意儿,听着土里土气的,但真用起来,有时候还真能解决点小问题。
最早知道这东西,还是我家那小子小时候。那时候,孩子脾胃弱,吃饭老是不香,要么就是吃一点就积食,肚子胀。当爹妈的,看着着急。去医院,医生也就说调理调理,开点益生菌啥的,效果也就那样。后来有一次回老家,跟我妈念叨这事儿,我妈就说:“你们试试鸡内金,炒一炒,磨成粉给孩子吃点。”
我当时还挺不以为然的,心想那鸡胗里面那层黄黄的皮,平时杀鸡都给刮下来扔了,能有啥用?我妈看我不信,就说:“你别不信,咱小时候不消化,你奶奶就给弄这个吃。这叫‘以脏补脏’,鸡的胃能消化那么多硬东西,它的内金肯定厉害。”

听我妈这么一说,我倒有点上心了。回来之后,我就琢磨这事儿。我得搞明白啥是鸡内金。 就是鸡胗里面那层黄色的硬壳。然后,为啥要炒? 我妈说生的腥,而且药性出不来,炒焦黄了,香味也出来了,效果更也更容易弄碎。这就跟很多中药材要炮制一个道理,我猜。
于是我就开始实践了。我去菜市场,专门跟卖鸡的摊主说,给我留几副新鲜的鸡胗,我要里头那层皮。摊主还挺奇怪地看了我几眼。拿回家后,我小心翼翼地把鸡胗剥开,把那层黄色的内金完整地撕下来。看着确实不咋地,薄薄的一层,还带着点腥味。
下一步就是清洗。 我用清水反复冲洗了好几遍,把上面残留的一些杂质、黏液都洗干净。然后晾干,这个得耐心点,确保干透了,不然炒的时候容易糊或者不均匀。
关键一步来了,炒制。 我找了个干净无油的小铁锅,用小火慢慢加热。锅热了之后,把晾干的鸡内金放进去,不停地翻炒。这个火候很重要,火大了容易焦,火小了炒不透。我就守在锅边,用铲子不停地扒拉,眼瞅着那鸡内金从淡黄色慢慢变成焦黄色,有的地方还鼓起了小泡泡,一股特有的焦香也出来了。大概炒到用手一捏就能碎的程度,我就赶紧关火,把它倒出来晾凉。
炒好晾凉之后,就得弄成粉了。 我家有个小型的打粉机,专门打五谷杂粮那种。我就把炒好的鸡内金掰成小块,放进去打。打出来的粉末,闻着还挺香的,有点像炒米粉的味儿。如果没有打粉机,以前老人说用擀面杖碾,或者放石臼里捣,也能行,就是费劲点。

就是怎么给孩子吃了。 我是每次取一小勺尖尖那么多,大概一两克,混在孩子的粥里或者米糊里。这玩意儿本身没啥怪味,炒过之后还有点香,孩子倒也不抗拒。就这么断断续续吃了一段时间,你还真别说,感觉孩子胃口是好了点,以前吃两口就饱,现在能多吃小半碗。积食、肚子胀的情况也少了。
后来我自己有时候吃多了不消化,胃里堵得慌,我也会弄一点炒鸡内金粉,用温水冲服。感觉对健胃消食这块,确实有点作用。我看一些资料上说,这炒鸡内金还能涩精止遗,对小孩子尿床,或者一些遗尿遗精的情况有帮助。还有说能通淋化石,对一些小的结石可能有作用。不过后面这俩,我没亲自验证过,主要还是体会到它消食化积的本事。
你看,这就是我实践炒鸡内金的过程和一点记录。从一开始的怀疑,到亲自动手尝试,再到看到效果,感觉老祖宗留下的一些东西,还是有它的道理的。这只是我个人的经验分享,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,要是真有啥毛病,还是得听医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