茵陈的功效怎么发挥最大(搭配这些食材效果加倍)
大伙儿晚上今天又来跟大家唠唠嗑了。最近天气反反复复的,一会儿热得不行,一会儿又有点凉飕飕,我自个儿就感觉身体里有点不清爽,嘴巴里早上起来那股子味儿也不太对劲,干干的,还有点苦。琢磨着是不是湿气有点重了,肝火也旺。
寻摸点啥清爽一下
我就想起来以前听老辈人说过,春天那会儿有一种野菜,叫茵陈,对清湿热挺有用的。那时候老家田埂上、山坡上都能见着嫩绿的茵陈蒿,掐一把回来洗洗,要么凉拌,要么煮个鸡蛋汤,说是能去肝火,利利湿。现在城里头不好找新鲜的了,我就寻思着去药房看看有没有干的。
到药房买茵陈
果不其然,到了药房一问,还真有。药师给我拿了一包干茵陈,说这玩意儿性子有点微寒,主要是清热利湿,还能利胆退黄。我想着我这情况,估计就是湿热内蕴了,就买了一包回来试试。

我的实践过程
拿回家之后,我先是仔细看了看这干茵陈,闻着有股淡淡的清香,带点药草特有的味儿。我琢磨着怎么用?
- 泡水喝:这是最省事的法子。我抓了一小撮,大概也就几克,放到杯子里,用刚烧开的水那么一冲。闷个十来分钟,水色就变得黄黄绿绿的了。尝了一口,那股子苦味儿还是挺明显的,但喝下去之后,喉咙里倒是有点回甘,感觉还挺清爽。连着喝了两天,每天早上泡一杯,感觉嘴巴里的苦味儿确实淡了点,小便也好像清亮了些。
- 煮水:后来我又试了煮水。抓的量比泡水多一点,放到小锅里,加两碗水,煮开之后再用小火咕嘟个十五到二十分钟。这样煮出来的水颜色更深一点,药味儿也更浓。我寻思着这样有效成分能出来得更充分。煮好之后晾温了当茶喝。
- 搭配点别的:我也查了查,有人说茵陈可以跟红枣、枸杞一起泡。红枣能中和一下它的凉性,枸杞么,明目的。我就试了试,茵陈还是那么多,加了三五颗红枣(掰开),一小撮枸杞。这么一弄,味道确实柔和了不少,苦味淡了,多了点甜丝丝的感觉,更容易入口。
- 听说还能煮粥炖汤:我看资料上说,新鲜的茵陈可以煮粥,或者炖汤的时候放一点。我想着干的茵陈可能也行,不过我还没试过。下次有机会买到新鲜的,倒是可以试试茵陈大米粥,估计能清清肠胃。
我的体会和记录
主要功效感觉:
根据我这几天的体验,还有结合药师说的和自个儿查的一些资料,这茵陈,我觉得主要就是冲着那股子“湿”和“热”去的。
- 清热利湿:这是最直接的感觉。喝了之后,身体里那种不清爽、有点黏糊糊的感觉会减轻点。特别是舌苔厚腻、嘴巴发苦的时候,用它感觉挺对路。
- 利胆退黄:这点我没啥亲身体验,因为咱也没黄疸啥的。但资料上都这么说,说是对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有好处。比如有些人身上眼睛发黄,小便颜色跟浓茶似的,可能就会用到它。听说经常会配上栀子、大黄这些一起用,劲儿更大。
- 对付皮肤痒:我看到有说法是,湿热引起的皮肤瘙痒,也可以用茵陈煮水外洗。这个我没试,但想来也是利用它清热燥湿的特性。
一些要注意的:
这玩意儿毕竟是带点药性的。我自个儿用下来觉得,它性子偏凉,所以你要是本身脾胃虚寒,动不动就拉肚子,或者特别怕冷,那用的时候就得小心点,或者干脆别用了。也不是说有黄疸就一定用它,得分清楚是湿热引起的还是别的。咱自己调理身体,主要是针对一些轻微的不适,真要有啥大毛病,还得是找大夫瞧瞧。

我这回用茵陈,主要就是想调理一下最近身体里那股子不清爽的感觉。抓一小把泡泡水,或者加点红枣枸杞一起煮,简单方便。喝了几天,确实感觉人轻松了点,嘴里的味道也正常了。有时候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东西,还真有它的道理。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儿,希望对大伙儿有点启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