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良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?这几类人吃了特别好!
大家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捣鼓的一个玩意儿——高良姜。也不是啥新鲜事,就是自己体验下来,觉得有些心得,想跟大伙儿分享分享。
我是怎么开始琢磨这高良姜的?
事情是这样的,前阵子天气一转凉,我这老胃病就有点犯嘀咕。具体啥毛病?就是老觉得胃里头不舒坦,有时候吃点凉的或者油腻的,就容易胀气,甚至有点隐隐作痛,偶尔还会嗳气,就是打嗝带点酸腐味儿那种。搁以前,我也就是忍忍或者随便找点胃药顶一下。但这回,我就想着,老这么着也不是个事儿。
我就寻思,有没有啥温和点的法子。我妈以前就老说,胃寒胃寒,得暖暖胃。有次跟一个老邻居聊天,他看我那段时间脸色不太就问我咋回事。我把情况一说,他就提了一嘴高良姜,说他们老家那边,胃不舒服了,尤其是受寒那种,会用点高良姜煮水喝或者炖汤。我当时也就是听了一耳朵,没太往心里去。

开始实践与记录
后来胃还是不舒服,我就想起来老邻居说的高良姜。我就琢磨,这玩意儿到底行不行?死马当活马医呗,反正也是个食材性质的东西,应该没啥大不了的。我就去家附近的菜市场,那种卖干货调料的摊子问了问,还真有!看着跟干姜片差不多,但是颜色更红一些,闻着有股特殊的辛香味。
买回来之后,我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简单查了查。不查不知道,一查发现这高良姜还真是个传统的东西,主要说它能“温胃止呕”、“散寒止痛”。看到这几个词,我心里就有谱了,这不就是针对我这种胃里发凉、隐隐作痛的情况嘛
我的实践过程挺简单的:
- 初期尝试:泡水喝。我一开始不敢用太多,就拿了几片,大概三四片,洗干净了,直接用开水冲泡,像泡茶一样。闷个十来分钟,那水色就有点淡黄了,喝起来有股辛辣味,但不是很冲,喝下去之后,感觉胃里头慢慢有点暖意。
- 进阶用法:搭配生姜红糖。后来我觉得单泡高良姜味道有点单调,而且想着散寒效果好一点,我就加了几片生姜,再放一小块红糖。这么一弄,味道就好多了,甜丝丝,辣乎乎的,喝下去更舒服。尤其是早上起来,或者饭后半小时,来一杯,感觉整个上午胃都挺安分的。
- 偶尔炖汤:有几次家里炖鸡汤或者排骨汤,我也顺手扔进去几片高良姜。汤的味道影响不大,就是多了那么一丝丝特别的香气,家里人也没吃出来是但我自己感觉那几顿饭后,胃特别妥帖。
我的实践感受与效果
最直接的感受就是“暖”。喝了高良姜水之后,尤其是加了生姜红糖的,很明显能感觉到一股暖流从喉咙到胃里,那种胃部发冷、发紧的感觉确实能缓解不少。特别是天气冷的时候,或者不小心吃了点生冷食物之后,这种感觉特别明显。
是“止痛”和“止呕嗳气”方面。我之前那种隐隐作痛,还有饭后容易胀气、嗳气的情况,在坚持喝了一段时间高良姜水之后,确实有改善。不是说一下子就药到病除,但发作的频率明显低了,程度也轻了。以前可能一周得难受个三四次,现在可能就偶尔一次,而且很快就能缓过来。

我个人理解,这高良姜主要就是针对“胃寒”引起的各种不适。你看它药性辛热,能驱散胃里的寒气,寒气没了,那些冷痛、呕吐、嗳气自然就少了。如果你是那种热性的胃痛,比如口干舌燥、大便干结那种,估计就不太适合了。
我也得强调几点:
- 这不是神药:它就是个辅助调理的东西,如果你胃病很严重,或者持续不缓解,一定要去看医生,别耽误了。
- 用量得注意:我一开始也是从少量开始,毕竟是辛热的东西,怕上火。到现在我一次也就用个三五片,没敢用太多。
- 个体差异: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可能我对它比较敏感,效果明显点,别人就不一定。如果你也想试试,最好也是从少量开始,观察自己身体的反应。
这回捣鼓高良姜的实践,对我个人而言还是挺成功的。它帮我缓解了胃寒带来的不适,也让我对这些传统的老东西有了新的认识。有时候,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,还真有它的道理。今天就分享到这里,希望对有类似困扰的朋友能有点启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