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小看鸡内金的作用与功效,调理脾胃就靠它了!
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琢磨和用这个鸡内金的经历。这玩意儿,说起来还真有点意思。
最初的困惑与尝试
最早知道鸡内金,还是因为家里孩子有一阵子胃口特别不吃啥啥不香,看着都瘦了。当爹妈的都懂,孩子不吃饭,那真是头等大事,急得我呀,到处打听辙。什么益生菌、开胃的汤水,试了不少,效果也就那样,时好时坏的。
后来有一次回老家,跟村里一个老长辈聊天,说起这事儿。老人家就说:“你们城里人就是花样多,试试鸡内金呗?咱乡下土鸡,那鸡胗里头那层黄皮,刮下来焙干了碾成粉,对付小孩儿不爱吃饭、消化不管用!”我一听,这倒是新鲜,以前光知道吃鸡胗肉,没留意过那层皮还有这讲究。

动手实践,获取鸡内金
回到城里,我就开始琢磨这事儿。菜市场买活鸡的时候,特意跟摊主说,鸡胗里那层黄色的内壁给我留着,别给刮掉了。一开始摊主还挺纳闷,以为我要干我解释了半天,他才明白。
具体我是这么弄的:
- 清洗:拿回来的鸡胗,小心地把那层黄色的内膜剥下来。这活儿得细致点,别弄破了。剥下来之后,上面还沾着些食物残渣,得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。我一般是放在水龙头下,用小水流慢慢冲,再用手轻轻搓搓。
- 晾晒/烘干:洗干净的鸡内金,得把它弄干。天儿好的时候,我就把它摊在干净的纱布上,放在通风有太阳的地方晒干。要是碰上阴雨天,或者着急用,我就用烤箱低温烘干。温度不能太高,大概也就五六十度,慢慢烘,别烤焦了。烘到它变得脆脆的,一捏就碎的程度就行。
- 研磨成粉:烘干的鸡内金,黄澄澄的,很脆。我就把它掰成小块,放到家里的研磨机里打成细粉。没有研磨机的时候,我也试过用擀面杖在案板上碾,也行,就是费点劲,没机器打得那么细。打出来的粉末,我用个干净的密封小罐子装起来。
日常使用与观察
弄好了鸡内金粉,我就开始给孩子试着用了。一开始也不敢多给,就一小勺尖儿,大概也就一两克,混在粥里或者牛奶里。因为它本身没啥太特殊的味道,孩子也没抗拒。
我的观察记录:
- 改善食欲:大概坚持了一个多星期,就感觉孩子吃饭比以前主动了点,量也稍微多了些。以前是追着喂,后来能自个儿扒拉几口。
- 消化情况:以前孩子偶尔会有点积食,肚子胀胀的,大便也不太规律。用了鸡内金之后,感觉这方面也好了不少,大便通畅了,肚子胀的情况也少了。
- 大人也能用:后来我自己有时候吃多了,或者吃了些不太好消化的东西,感觉胃里堵得慌,我也会弄一点鸡内金粉冲水喝。你还别说,感觉是能舒服点,胃里没那么撑了。
这玩意儿也不是神丹妙药,孩子胃口不也得配合着注意饮食均衡,别老给油腻的。鸡内金对我家来说,更像是个辅助调理的小帮手。

总结点心得
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,我感觉鸡内金这东西,确实像老辈人说的,对健脾开胃、帮助消化有点作用。特别是对于那种吃东西不消化、积食、胃口不振的情况,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,适量用点,还是能看到些效果的。
我自己总结几点就是:
- 取材方便:只要买鸡,就能顺带弄到。
- 处理简单:洗洗晒晒磨磨,没啥技术含量。
- 效果温和:不是那种立竿见影的猛药,是慢慢调理的。
- 注意用量:啥好东西都不能过量,特别是给孩子用,一点点开始。
不过话说回来,我这就是自个儿的一点实践经验分享,毕竟咱也不是学医的。如果真有啥严重的消化系统问题,那肯定还是得听医生的,正规看病。我这就是提供一个日常保健的小思路,大家可以参考参考,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嘛
行了,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儿。希望我这点小经验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