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大揭秘,原来有这么多用处!

说起这荆芥穗,我可不是凭空瞎掰,那是我家娃儿身上实践出来的经验,还有平时自己琢磨着学习来的一点心得。今天就跟大家伙儿好好唠唠我跟这荆芥穗打交道的那些事儿。

初识荆芥穗:娃儿感冒带来的“缘分”

记得那是前年秋天,天气刚转凉那会儿,我家那小子,一个不留神就着凉了。先是打喷嚏、流清鼻涕,蔫蔫的没什么精神。我当时心里那个急,寻思着给他弄点啥能缓解缓解。小区里有个老邻居,平时就爱捣鼓些花花草草,懂点这些土方子。她一听我家娃的情况,就跟我提到了荆芥穗。

她说,这荆芥穗,性子微温,味道辛,对付风寒感冒、头痛发热这些,挺管用的,能解表散风。我将信将疑,但看着娃难受,就想着试试看。于是我就去药店问了问,照着老邻居说的,抓了点荆芥穗回来。

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大揭秘,原来有这么多用处!

实践过程:煮水与观察

我把荆芥穗拿回家,先是仔细清洗了一下。老邻居说,要是刚开始的风寒感冒,就直接生用煮水喝。我就取了一小撮,大概几克,放在小锅里,加了两碗水,开火煮。煮到水剩下一半左右,飘出那种特有的清香味儿,我就关了火,把药汤滤出来,晾到温乎乎的,给娃喝下去。

那小子一开始还有点抗拒,毕竟是药嘛我就哄着说:“喝了这个,感冒虫就跑!”他也就小口小口地喝了。一天喝了两次。你还别说,到了第二天,娃的喷嚏确实少了,鼻涕也没那么多了,精神头也比之前好了一些。

后来又有一回,娃身上起了些小红点点,有点像风疹块,痒得不行。我又想起了荆芥穗。查了下资料,说它还有透疹的作用,能帮助疹子发出来,好得快。我就又给他煮了点荆芥穗水喝,同时还配合了点别的清热的食材一起。过了两天,疹子果然发出些来了,然后慢慢就消退了,也不怎么痒了。

深入了解:荆芥穗的更多“本事”

经过这两回事儿,我对荆芥穗算是有了初步的实践认识。后来我就特意去多了解了一下这味药材。发现它的用处还真不少:

  • 祛风解表是主力:这个是我体会最深的。不管是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、怕冷,还是风热感冒初期的发热、咽痛(当然风热感冒一般会配伍辛凉的药),它都能派上用场。
  • 透疹止痒有奇效:对于麻疹初起,疹出不畅,或者风疹瘙痒,用它能帮助把疹子透发出来,减轻不适。
  • 消疮散结也沾边:据说对于一些疮疡初起,红肿热痛的,也有一定的消散作用。这个我还没亲身实践过,只是看到有这样的说法。
  • 炒炭止血别忘了:这是荆芥穗一个很特别的用法。就是把荆芥穗用武火炒到表面焦黑,里面焦黄,也就是“炒炭”。这样处理后,它的药性就偏向于收敛止血了,可以用来对付便血、崩漏(就是月经量大或者淋漓不尽那种)等出血的毛病。这个跟生用时的发散作用是完全不同的。

我琢磨着,这中药真是博大精深,同样一种东西,炮制方法不同,功效就大相径庭。像这荆芥穗,生用就是发散风邪,透疹解表;炒炭了,就变成止血良药了

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大揭秘,原来有这么多用处!

我的小总结与提醒

通过这些实践和学习,我感觉荆芥穗确实是个好东西,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常见的感冒、发疹问题上,用对了方法,能起到不错的效果。我这也就是分享我自己的经历和粗浅的认识。

最重要的还是那句话:是药三分毒。虽然荆芥穗相对温和,但也不是人人适用,也不是啥情况都能用。比如说,你要是表虚自汗(就是平时就容易出虚汗),或者阴虚火旺有头痛的,那可能就不太适合用它来发散了。还有,要是疮疡已经溃破流脓了,或者出血不止又不是因为炒炭止血的对症情况,那肯定不能乱用。

我这也就是个实践记录分享,给大家伙儿提个醒,有这么个东西。真要用药,最好还是先问问医生或者懂行的药师,让他们根据具体情况给看看,这样才稳妥。别自己瞎琢磨,万一不对症,反而耽误事儿。

希望我这点小小的实践记录,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有用的信息!

您可能还喜欢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