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的作用与功效怎么发挥?(日常这样吃效果才好)
大家今天得空,想跟大家伙儿聊聊我自个儿用茯苓的一些体会。这玩意儿,我也是从不懂到慢慢摸索,积累了点小经验,分享给大家,不算啥专业的,就是纯粹个人感受。
我为啥开始琢磨茯苓这东西?
说起来,大概是前年那会儿,我老感觉自个儿身体不得劲儿。具体咋说,就是老觉得身上湿气重,整个人懒洋洋的,提不起精神。早上起来脸还有点浮肿,特别是眼睛那块儿。加上那段时间工作压力大,晚上睡觉也不踏实,翻来覆去的就是睡不着,白天脑袋就跟浆糊似的。你们懂,就是那种说不上哪儿有大毛病,但就是浑身不舒坦的状态。
一开始我也没当回事,以为就是累的。后来我妈看我这样,就说我这是不是脾虚湿气重,让我试试食补。她就提到了茯苓,说这玩意儿能去湿气,还能健脾啥的。我当时也是病急乱投医,心想反正也不是啥药,就当试试呗。

我的实践过程:买、洗、煮、喝
第一步,当然是买茯苓。 我就去了家附近的一个老字号药铺,想着那儿的东西应该靠谱点。茯苓有块状的,也有切成片的,还有粉。我寻思着自个儿煮水方便,就买了那种白色的一片一片的,闻着有股淡淡的菌香味,不难闻。
拿回家后,我就开始折腾了。 我记得第一次是这样的:
- 清洗: 我先抓了一小把茯苓片,大概也就十几二十克,放到碗里,用清水淘洗了两遍,把上面可能有的浮土给洗掉。
- 浸泡: 洗干净之后,我就用凉水给它泡上了,大概泡了有个半小时。听人说泡泡能让它里面的成分更好地煮出来。
- 熬煮: 泡好之后,我就把茯苓连同泡的水一起倒进小砂锅里,又加了点水,大概是三碗水的量。先用大火烧开,然后转成小火,咕嘟咕嘟慢慢熬,差不多熬了有三四十分钟,看到锅里的水变成两碗左右,颜色也带点微微的黄色,就行了。
- 饮用: 我把煮好的茯苓水倒出来,稍微放凉一点,就当茶喝了。那味儿,挺淡的,没啥特别的味道,不苦也不涩,就跟喝白开水似的,但隐约有点儿回甘。剩下的茯苓渣我也没扔,有时候就嚼嚼吃了,感觉也行,就是没啥味儿。
后来我还试过几种不同的方法:
- 茯苓粥: 就是煮白粥的时候,扔几片茯苓进去一起煮。这样煮出来的粥,感觉稠乎乎的,带着点茯苓的清香。这个我坚持了一段时间,早上喝一碗,感觉胃里挺舒服。
- 茯苓薏米水: 有时候湿气感觉特别重的时候,我会加上点薏米,跟茯苓一起煮水喝。薏米也得提前泡,煮的时间也得长点儿。这个去湿的效果感觉更明显一些。
- 茯苓泡水: 如果实在没时间煮,我就直接拿几片茯苓片放到保温杯里,用开水冲泡,盖上盖子焖个十几二十分钟再喝。虽然感觉效果可能不如煮的但胜在方便。
用了一段时间后的感受记录
我大概坚持了能有两三个月,断断续续地用。 最开始那一两个星期,没啥太明显的感觉。我就琢磨着,这玩意儿毕竟是食疗,估计得慢慢来。
但坚持下来,变化还是有的。

- 是小便多了。 这点挺明显的,喝了茯苓水之后,跑厕所的次数比以前勤快。我估摸着这就是所谓的“利水渗湿”,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排出去了。
- 然后是浮肿减轻了。 早上起来照镜子,感觉脸没那么肿了,特别是眼皮那儿。整个人看着也精神了点,没那么“泡”了。
- 脾胃感觉舒服点了。 以前有时候吃点凉的或者油腻的就容易拉肚子,后来感觉这种情况也少了点。可能是健脾的作用开始显现了。
- 睡眠方面,好像也有点改善。 虽然不是说一下子就能睡得跟猪一样沉,但入睡比以前容易了些,夜里醒的次数也少了。这个我感觉跟“宁心安神”有点关系。
这也不是万能的。 我觉得它主要还是起个调理的作用。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感受可能也不同。我妈也跟着我一起喝过一段时间,她的反应就没我这么明显,但她说喝了之后觉得嘴巴里没那么黏腻了。
我还注意到一点,就是不能过量。 有一次我寻思着多放点茯苓,效果会不会更结果那天就感觉胃里有点胀,不太舒服。所以后来我就一直按照正常的量来,不敢瞎加了。
我个人觉得茯苓这东西对我还是挺有帮助的。它不是那种立竿见影的猛药,更像是个温和的帮手,慢慢地帮你把身体调理到一个比较舒服的状态。我现在家里都常备着点茯苓,隔三差五会煮点水喝或者熬粥,就当是日常保养了。
以上就是我个人用茯苓的一些实践和记录,纯属个人分享,大家就当听个乐呵。如果身体有啥不舒服,还是得先找专业人士看看,别自个儿瞎琢磨哈!希望对大家有点小小的参考。